Pho

飲食界名人劉健威則評牛肉粉有三個標準:粉、湯和牛肉。粉要有米的味道和彈性;牛肉縱使選用美國安格斯,若用牛肩肉位置,肉味會較濃;湯就要鮮美。他指出正宗越南粉不會像拉麵般讓客人選擇要甚麼不要甚麼。而湯面飄着芫荽,也有點問題;他印象中,無論在越南或其他地方吃到的牛肉粉都不放芫荽的。「當然正宗又好食就更好,但有某程度的改良也可接受。」

Pho的靈魂繫於牛骨。雖然豬骨、雞骨快速出味,「但牛骨熬出來的湯更有層次、更好味,是 comfort food。」
46歲的他在巴黎長大。他說,在越南每家人都有自己的秘方;外婆也是越南人,卻是大戶千金不埋灶,沒秘方。不過,小時媽媽常帶他去食 Pho。他簡直着了魔,每星期要食三次, 15歲開始自己煲 Pho湯,可惜一直都失敗,及至大學時候向一位越南婆婆拜師學藝

。 試過許多牌子後下的決定。
問老闆兼大廚黃皓亭 Pho的秘方,他大方分享: Pho的靈魂繫於牛骨。雖然豬骨、雞骨快速出味,「但牛骨熬出來的湯更有層次、更好味,是 comfort food。」
46歲的他在巴黎長大。他說,在越南每家人都有自己的秘方;外婆也是越南人,卻是大戶千金不埋灶,沒秘方。不過,小時媽媽常帶他去食 Pho。他簡直着了魔,每星期要食三次, 15歲開始自己煲 Pho湯,可惜一直都失敗,及至大學時候向一位越南婆婆拜師學藝。
那婆婆早於 1975年自西貢走難,和丈夫落腳巴黎經營錄影帶租賃店,後來憑其祖母秘方煮出一碗獨步巴黎的 Pho。皓亭也是擁躉,「我吃了十年就求了她十年教我煮 Pho。」後來婆婆因丈夫去世而結束店子,終於將秘方交給他。他即刻回家按方開火,卻完全不是那個味道,再央婆婆由頭至尾和他一起煲了三四次,始得真傳。
皓亭採用的熬湯香料。

最好的 Pho,皓亭說:「是骨味、洋葱、香料的平衡,誰也不會蓋過誰,各有層次。 Pho的甜,不能用蘿蔔,因為太甜氣味太搶,得從洋葱提取;熬湯香料必有三種:八角、桂皮、丁香,草果我也用。」
熬湯除了牛筒骨,他還下美國牛𦟌、牛腩,比例是 1斤湯 1斤骨,「多肉就甜一些。」之前在月街,他收鋪後就躲在小廚房熬湯;中環店啟業,為了確保湯的質素,特別在柴灣設置 1,500呎中央廚房,熬了 12小時的高湯,運至兩家店才調味。

說到秘訣,他發出會心微笑:「心機!」洗骨、牛骨牛肉汆水、洋葱要切要燒……由頭至尾起碼 18小時,每個程序要跟足。「不是一次過將所有材料倒入去就大覺瞓,每種材料都有特定時間放入去、撈出來,要剛剛好。」
他的湯順喉舒服,不會口渴;沒有化學味精一樣鮮美,可他尚未滿意:「每次煲湯都在想怎樣可以再進步。」現代烹飪科學化,有數據有理論,他有空就鑽書,「剛剛學了甚麼材料在甚麼溫度釋放最佳味道和油分。我最想研究到好好味,人家會話:『落味精都唔夠你好味!』」
擁 Pho店 大滿足
1,200呎新店開在砵典乍街,裝修簡約,鍍黃銅的湯匙、深淺講好要保溫的瓷湯碗,厚雲石枱、木櫈子……一如月街店,全由他和太太 Winnie親手揀選,沒現成的就訂做。現在二人都坐鎮新鋪,皓亭在廚房監控出品,太太在鋪面,負責跟供應商溝通,請人、培訓。「我是性急的人,他比較柔。他對員工好好,我是『惡死』那個,要求高,會黑面、鬧人。」 Winnie說。「我們是一凹一凸。」皓亭補充,倆小口合作無間。
看似順風順水,但這碗牛河,得來不易。原來皓亭出身飲食世家,父親經營的日月星酒家是巴黎粵菜名府,接待過法國政要如前總統密特朗、希拉克,香港富豪明星也去捧場;梅艷芳在巴黎拍戲時認識了皓亭,還認了他做契仔。不過,他沒有繼承家業,也沒發展 Pho的事業, 25歲便已回港從事金融。
中環新店樓底高,加上落地大玻璃,更加闊落,一樣是在中午 12點開門,過了一刻鐘,即現人龍。
牛筒骨熬湯,是鮮味來源。
粉是自家找金邊生產商以新舊米做,米香十足,久浸仍然有
 
切牛肉片也講究,厚薄、紋理會影響質感。皓亭購置切肉機親自動手切牛肉,保證每一片的水準。
自家製魚露汁,用來蘸春卷。但吃 Pho,皓亭不建議加,免破壞湯底味道。
春卷撈檬$78
除牛河,店內只有少量食物供應,這撈檬也是熱賣。
 
 
 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梅子鴨

最•紅•叉•燒【超容易!家中自製焗爐叉燒。】

Chicken Chash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