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July, 2017

冰糖

冰糖( rock sugar)由白砂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晶,故名冰糖。冰糖不規則結晶塊大小不同,闊度可達 2.5公分,有明確的味道,呈透明或半透明狀,有天然白色、微金黃及淡灰,微黃的較為優勝。 冰糖可分單晶體和多晶體兩種。單晶冰糖是由現代化加工結晶,成形狀一致的顆粒,顏色發白。特點是口味純正、甜度適中。多晶冰糖又稱大塊冰糖,是以傳統工藝加工自然結晶而成,全部冰糖均沿結晶盆結晶,成品較純淨,俗稱天然冰糖。 冰糖品質比白砂糖純正,不易變質,並有食療功效。秋季是最適合用冰糖,因季節變化而出現咳嗽、肺熱等肺部不適,而冰糖具有潤肺清火的作用,能幫助改善肺部的狀況。 冰糖大粒,最好先將它揼碎,以便於使用。由於較容易吸水受潮,冰糖應放置於陰涼通風處。冰糖不比白砂糖甜,可當成糖果,也可以製作小吃。西方國家將冰糖加入人造色素,製成一支支棒棒糖作為糖果。糖色使菜餚的色澤更為明亮。北京著名小吃冰糖葫蘆是用冰糖裹李子或山楂製作而成;燜紅燒五花腩的後期放入冰糖。粵菜甜品很多時會用冰糖,有冰糖燉雪梨、冰糖燕窩及冰糖雪耳。

芋頭

常說的荔浦芋、香芋,學名叫檳榔芋,是芋頭( taro)的一種。以廣西荔浦縣、台灣的甲仙、大甲、金山較著名,日本千葉縣產量最多。 檳榔芋全年有供應,小的有 0.7公斤,大的有 6公斤重。檳榔芋是芋頭中質感最粉,愈輕身,水分愈少愈好,纖維鬆散,入口夠鬆化。留意芋頭皮不要有爛點,否則切開一定腐爛。 芋頭煮餸千變萬化,蒸熟後壓成蓉,加入熟澄麵,可做炸芋角、香酥芋鴨;刨闊條,加麵粉、五香粉,砌成雀巢後炸;芋頭切件,炸後可做芋頭臘鴨雞煲和芋頭扣肉。 廣東人過年愛做芋頭糕、芋蝦、芋片,潮州人喜歡用芋頭做甜品,餐牌上必有芋泥和反沙芋。 芋頭營養豐富,含多種維他命,補氣養腎、健脾胃。不過,芋頭含較多澱粉,吃得過多,會導致腹脹。 芋頭有粗糙厚皮,刨皮及切芋頭時,避免直接碰觸芋頭的黏液,最好帶上膠手套,否則有機會發癢過敏。若情況發生,用一盆水和少許蘇打粉浸手幾分鐘,痕癢感覺就會消失。

老抽

生抽和老抽是廣東地區的習慣性稱呼,都是釀造豉油。生抽是以黃豆和麵粉為原料,經發酵成熟後提取而成。老抽,又稱陳年醬油或濃醬油,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,再把榨製的老抽再曬製兩至三個月,經沉澱過濾即成為老抽。老抽不及生抽鹹,但色澤較深,呈棕褐色並帶有光澤,味道較濃郁,鮮味較低,黏稠度較大。 老抽一般用來給食品上色,放少許就可以使菜有豉油的味道和色澤,如滷水、紅燒、燒烤食品及烹調深色菜餚,亦是麵包及蛋卷等的增色劑。 豉油王乳鴿或豉油雞需要用老抽搽在乳鴿或雞皮上面,待其上色。乾炒牛河及豉油王炒麵除了要猛火,一定要用老抽才能令食品色香味俱全。 如果本身老抽濃度夠,深黑豉油落少少已足夠,麵容易炒得乾身,炒出來豉油亦特別香。 《選擇月刊》最近報道有醬油被檢測出裏面含有少許可致癌的 4-甲基咪唑物質。 4-甲基咪唑在醬油裏的作用是提高醬油顏色的焦糖色素,是一種食品添加劑。 世界 衞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 4-甲基咪唑列為第 2B組物質,可能令人類致癌,但一般食用分量不會對人類造成健康問題,香港法例並無訂明 4-甲基咪唑在食物中的最高限量。 焦糖色素分醬色 I、 II、 III及 IV,其國際編碼系統編號分別為 150a、 150b、 150c及 150d,醬色 III和 IV含 4-甲基咪唑,選購醬油時可查看食品標籤。

越式香茅燒豬頸肉配白飯

Image
越式香茅燒豬頸肉配白飯 第一次吃越南菜是上世紀七十年代,在銅鑼灣百德新街樓上鋪,最記得是牛肉七味,用七種不同的方法烹調。 1973年,大師公在一間運輸公司工作,大老闆是越南華僑,他太太做的生牛肉河是我吃過最好的,自此便喜歡吃越南菜。 十多年前,女兒安排我跟不同老師學習煮越南菜,有炸春卷、生牛肉河,牛肉檬等十多款菜式,還學會了做燒豬頸肉。 越南菜很喜歡用香茅、辣椒、魚露、青檸及蒜頭,是百搭。 今次的燒豬頸肉也不例外,但顏色較淡,燒出來的豬頸肉不夠美觀,於是用了一些老抽來增加顏色,配與青檸汁、糖、魚露、辣椒、蒜茸及少許老抽做的蘸汁已很美味。 材料( 1人用) 1.新鮮豬頸肉: 1件,約 200克重 2.熱白飯: 200克 醃料 1.蒜茸: 1茶匙 2.乾葱茸: 1茶匙 3.粗大香茅: 1支 4.越南 60度魚露: 1 1/2湯匙 5.老抽: 5至 6滴,用來上色 6.黃糖: 1 1/4茶匙 7.青檸汁: 1湯匙 蘸汁 1.青檸汁: 2湯匙 2.黃糖: 2湯匙 3.越南 60度魚露: 3 1/2湯匙 4.老抽: 5至 6滴 5.長紅椒: 1茶匙 6.長綠椒: 1茶匙 7.蒜茸: 1茶匙 註:最少預先 1日做蘸汁 做法(預早 1晚或至少 8小時前) 1.最少預先 1日做蘸汁,將蒜茸、青椒、紅椒、糖、青檸汁、魚露、老抽攪勻,放入雪櫃冷藏。 2.預備醃豬頸肉材料。香茅切走硬的頭部,拍扁,切成約 3公分長。 3.蒜頭及乾葱均切成茸。 4.青檸用手壓着搓一搓至略軟,切開,揸汁,但不要揸到皮下白色的部分,否則會苦澀。 5.豬頸肉洗淨抹 亁。在豬頸肉的兩面及厚的部分用刀褩幾刀以及用剪刀沿邊剪開小小,以免豬頸肉燒焗時卷起。 6.豬頸肉先用老抽上色,然後落糖、魚露、青檸汁、乾葱、蒜茸、香茅,撈勻,醃 8小時或放在雪櫃醃過夜,用前 1小時拿出。 7.燒豬頸肉前將香茅及蒜茸完全拿走。 8.焗爐開至攝氏

瑤柱扒豆苗

Image
瑤柱扒豆苗 豆苗在香港只有幾個月時間當造,由 11月至翌年 3月,最嫩的部分是頂部,人稱豆胚。今年豆苗經已上市,豆胚每斤售 100元,大抵到過年前,又會漲價了。 豆苗價錢雖不便宜,但整條也可食用。留意,豆苗葉多,需清洗三次,用筲箕盡量瀝水,炒豆苗時才不會出水。 我家冰箱常備蒸好瑤柱,隨時用來蒸蛋、炒蛋……趁現在豆苗當造,這次就做瑤柱扒豆苗。 材料﹙ 4人用﹚: 1.豆苗  200克 2.大碎貝  30克 3.熱水  1/2量杯 炒豆苗材料: 1.鴨油 共 2湯匙﹙ 1 1/2湯匙炒豆苗, 1/2湯匙爆蒜粒﹚ 2.薑  1片 3.蒜頭  1粒﹙切碎﹚ 4.薑汁  1茶匙 5.岩鹽  1/6茶匙 6.黃糖  1/4茶匙 7.紹酒  1茶匙 煮瑤柱材料: 1.油  1茶匙 2.瑤柱水  1/4量杯(是蒸碎貝的瑤柱水) 3.清雞湯  1/4量杯 4.黃糖  1/4茶匙 5.蠔油  1/2茶匙 6.麻油  1/4茶匙 7.蒜頭  1粒﹙拍扁﹚ 8.紹酒  1茶匙﹙灒酒用﹚ 豆粉水: 1.豆粉  2茶匙 2.水  1 1/2湯匙 做法: 1.豆苖浸水

鴨油

鴨油,是由鴨的脂肪提取出來的油。 法國人最懂得用它烹調美食,名菜油封鴨 Confit de Canard,就是用鴨油封住鴨髀,慢煮 10小時而成。 在亞洲,台灣食鴨油較香港普及。香港人多用雞油炒菜,尤其是多葉的蔬菜,像豆苗,其實用鴨油炒,分外香滑。 鴨油把乾葱片炸香,可用來撈麵,煮蘑菇、肉類及洋葱。 鴨油又比很多動物脂肪健康,它的飽和脂肪比牛油低,不飽和脂肪比牛油高;而膽固醇比豬油和雞油還要低。冒煙點是攝氏 200度,煎煮炒炸都適合。 一般在高級超市就可找到鴨油,多從法國進口。自家做鴨油也很容易,一隻鴨的脂肪放入鑊,加入 60毫升水,小火慢煮至水分完全揮發,留下鴨油便成。 煉好的鴨油不多, 1隻重 2.5公斤的鴨,約有 250毫升鴨油,需冷藏存放。

洋葱炆鴨

材料(4人用﹚: 1.鴨 1隻,約2,000克 2. 小白洋葱 (pearl onion) 540克去衣﹙即2包,在灣仔合和中心下面超市﹚ 3. 乾葱 270克,去衣,略拍 4. 老薑 4厚片 5. 蒜頭 共6粒,拍扁 6. 芥花籽油 共4 1/2湯匙 7. 珠江橋牌草菇老抽 2茶匙 8. 麻油 1茶匙,用來搽燜好的鴨皮 醃料: 1.老薑薑汁 1湯匙 2. 粉紅岩鹽 2茶匙 3. 胡椒粉 1/8茶匙 磨豉醬材料(攪勻): 1. 九龍醬園磨豉醬 2湯匙 2. 紹酒 2湯匙 3. 芥花籽油 1茶匙 燜鴨材料: 1. 磨豉醬 看以上磨豉醬材料 2. 黃糖 2茶匙 3. 紹酒 ¼量杯 4. 珠江橋牌草菇老抽 1湯匙 5. 日本富士牌頂天蠔油 1湯匙 6. 天然清雞湯 3量杯 7. 滾水 2¼量杯 生粉水: 1. 生粉 1茶匙 2. 水 1湯匙 做法: 1 先處理鴨。斬去鴨腳及鴨翼中段,切去鴨尾。將鴨頸及鴨身相連之處割開,抽出頸骨,斬斷(但頸皮保留完整以方便在鑊裏移動),撕去鴨肚部脂肪,洗淨,用乾淨毛巾抹乾內外。 2 用1/3薑汁搽鴨皮,落胡椒粉搽勻,再落鹽,餘下醃料將薑汁倒入鴨腔內搽悟,再落鹽、胡椒粉,尤其是鴨髀及鴨胸的地方,搽勻,醃4小時。用前瀝乾醃料留用。 3 落老抽搽鴨皮,放半小時等上色。 4 磨豉醬落紹酒同油撈勻,令磨豉醬容易燶。 5 小火燒熱鑊, 鑊熱時放入1/2湯匙油, 油熱時放入磨豉醬,炒45秒,熄火,舀起醬。 6 中大火燒熱鑊,鑊熱時放入1湯匙油,油熱時放入小洋葱,大約分半鐘,拿出。 7 加入油 1 湯匙,放入乾葱爆香,炒至乾葱呈金黃色,大約分半鐘,鏟出. 8 中火燒熱鑊,鑊熱時落油2湯匙,搪勻,放入鴨,煎每面1分鐘至金黃時將鴨翻側煎另一面至金黃(共4面)。 9 將乾葱放入鴨腔,用牙籤將鴨尾封好。 10 中小火燒熱鑊,鑊熱時放入1湯匙油及蒜頭、薑炒一炒,灒酒1湯匙,立即冚蓋,待20秒。 11 開蓋,落老抽、蠔油、磨豉醬、酒同雞湯,最後放入竹笪。 12 放入鴨,胸向下,燜鴨40分鐘。 13 鴨翻至另一面,繼續燜25分鐘,拿起鴨,加入小洋葱,再燜20分鐘。 14 拿出鴨,將鴨肚裏面的乾葱拿出,留起乾葱、薑(乾葱如太爛可以留給自己吃,不用來款待朋友)。將小洋葱放落燜鴨的汁入面,燜煮10分鐘,拿出小洋葱,用去油壺將鴨汁去油,然後將汁倒回鑊裏,中火,落適量生粉水埋芡。

醃雞肉

Image
醃雞肉材料: 1.岩鹽  1/2茶匙 2.胡椒粉 少許 3.黃糖  1/3茶匙 4.紹酒  1茶匙 5.蛋白  1湯匙 6.生粉水  1 1/2茶匙豆粉加 2茶匙水 7.麻油  1/2茶匙 8.油  1/2茶匙   準備醃雞肉,用鹽、胡椒粉、糖、紹酒拌勻雞肉,加入蛋白拌勻,加入生粉水拌勻,最後加入油及麻油,拌勻,放入雪櫃至用前 30分鐘前拿出。

鴨是水陸兩棲的動物,主要可分為家鴨和野鴨。常見的是家鴨,容易養,冷熱天氣皆可生存,所以產量多,價錢亦便宜。因為禽流感的關係,香港沒有活鴨供應,只有冰鮮鴨。優質的鴨,肌肉要有彈性、外皮沒爛掉、眼睛明亮、肉皮呈潔白或米黃色、脂肪分佈平均、無異味、切開鴨肉呈玫瑰色。煮的時候留意,鴨肉腥,可加薑汁酒辟味,原隻煮的話,可先煎好四面,讓鴨油流出,減少油膩感。 鴨( duck)是水陸兩棲動物,嘴扁、腿短、趾間有蹼。嘴扁平,方便濾食水草和捕捉魚、蝦等食物。鴨分家鴨、野鴨兩種,我們食用的多是家鴨,而幾乎所有家鴨都是由野鴨綠頭鴨馴化而成。牠們容易飼養,冷熱地方都可以生存,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出產。繁殖力強,產量多令價錢相宜。 家鴨之中,褐色菜鴨分佈在華南各省,很早給馴化,主要用來供應鴨蛋。北京鴨原產於華北,體形碩大, 19世紀先後傳入美國及歐洲,生長快速,但體內脂肪多,皮下脂肪厚。另有一種番鴨,原產加勒比海沿岸或南美巴拉圭,肉質鮮美,有特殊香味。番鴨與北京鴨或菜鴨雜交的品種,稱為土番鴨。此鴨集父母之優點於一身,肉質鮮美、脂肪量少,成為現時最常食用的品種。在本地,我們約定俗成稱之為番鴨。可惜近年牠們愈來愈皮薄,燜煮時會皮開肉爛。買的時候得請雞檔幫忙揀選厚皮的才好。 香港怕了禽流感,現在所有鴨全部是冰鮮的,沒有活鴨供應。好的鴨應該肌肉組織結實飽滿富有彈性,外皮無破損,只有少許的筆狀毛管殘留。眼睛明亮,肉皮色澤潔白或米黃,脂肪分佈均勻,無異味為佳。切開後,鴨肉為玫瑰色。 鴨肉個性鮮明,肉質細嫩,營養豐富,可做出多種佳餚。合適的烹調方法有滷、炸、燜、煮湯、煎、烘烤、燒等。最為港人熟悉的菜式,當然是燒鴨,還有八寶鴨、鹹檸檬老鴨湯、蓮藕燜鴨和洋葱燜鴨等。鴨肉腥味重,烹調時加點薑汁酒可去腥味。鴨雖然比鵝細小,但鴨皮油分多,如整隻用來燜煮,最好是將鴨四面煎勻,讓鴨油流出以減少油膩感。

椰糖

椰糖( palm sugar),源自棕櫚科樹木。這些植物本身的汁液含糖量很高,將之提取,過濾後熬盡水分,便是天然的椰糖。色澤為深棕色,大多是手工生產,產量遠沒有蔗糖(用甘蔗榨汁製成的糖)量大。椰糖有許多種,視乎由甚麼植物提取,如棕櫚樹便產出棕櫚樹糖。椰子糖就是由椰子花汁液萃取出來的糖分。幾乎沒有添加任何化學成分,可以完整保留礦物質的營養。 在印尼,椰糖到處都是,味道類似焦糖,並有濃郁的植物芳香。馬來西亞盛產椰子,因此無論在品質還是數量上,都曾經佔據椰糖霸主地位一段很長的時間。最出名的是馬六甲的椰糖- Gula Melaka。 由於椰糖升糖指數( GI- Glycemic Index)僅為 35、比蔗糖低一半左右,同時具有豐富的礦物質,被視為健康食品。非常適合糖尿病前期患者、以及任何想避免血糖飆升的人,老少皆宜。加上沒有過度加工,椰糖保留了樹液中的 16種氨基酸和維他命 B群,能幫助維持適當腦功能所需的必要神經遞質、促進新陳代謝、能維持體內蛋白質平衡、有益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,能促進細胞生長和修復。 椰糖多用於東南亞菜,今次做的沙嗲醬是需要椰糖,味道及顏色非白糖或黃糖可比。

梅子鴨

Image
材料( 4人用) 1.番鴨: 1隻(淨重約 1,800克) 2.鹽: 1茶匙(用來洗擦鴨皮及鴨肚) 3.老抽: 1 1/2茶匙(用來上色) 4.油:共 2 1/2湯匙( 1/2湯匙用來爆麵豉醬, 1/2湯匙用來煎鴨, 1湯匙爆乾葱,其餘用來爆薑) 5.紹酒: 1茶匙(灒酒) 醃鴨材料 1.薑汁: 2湯匙 2.靚海鹽: 1茶匙(可用喜瑪拉亞山粉紅岩鹽代替) 3.胡椒粉: 1/8茶匙 煮鴨材料 1.麵豉醬: 3 1/2平湯匙 2.蒜頭: 5粒(剁碎) 3.薑片: 4厚塊 4.乾葱: 20粒(去衣) 5.酸梅: 8粒(約 90克) 6.檸檬汁: 1湯匙 7.紹酒: 1/2杯 8.黃糖: 80克(隨個人口味) 9.史雲生無添加清雞湯: 1罐( 399毫升) 10.滾水: 2杯 11.生粉芡(如需要:生粉 1 1/2茶匙,史雲生無添加清雞湯 1 1/2湯匙) 做法 1.洗淨鴨裏內外,去鴨肺,用剪刀剪去鴨頸頸骨,鴨皮不要剪斷。 2.斬去鴨翼尖、鴨腳及鴨尾。用一茶匙鹽洗擦鴨腔,沖洗乾淨,小心不要弄破鴨皮。用乾淨毛巾抹乾鴨內外。 3.用老抽擦勻鴨皮,待 30分鐘後用醃鴨材料擦勻鴨皮及鴨腔,待 2小時。 4.中火燒熱鑊,放入 1湯匙油,爆乾葱 2分鐘,拿出待用。 5.酸梅去核,將核放入一茶袋裏。 6.小火燒熱鑊,放入 1/2湯匙油及蒜頭爆香,加入麵豉醬炒勻,放入黃糖炒至糖溶。熄火。 7.放入酸梅、檸檬汁及乾葱,兜勻後拿出,洗鑊。 8.中火燒熱鑊,放入半湯匙油,油熱放入鴨煎至四面金黃(約 7-8分鐘),拿出,鴨油不要。 9.將半份酸梅醬及乾葱放入鴨肚裏,用竹枝封口。 10.用少許油,中小火爆香薑片,灒酒,鑊裏放入一塊竹笪,加入雞湯、滾水、

廖孖記麵豉醬

我是個食癡,為了尋找兒時吃過的麵豉醬,走勻香港、九龍及澳門。遍尋之下,終於給我找到廖孖記。 廖孖記是香港百年老店,產品多,最為人熟悉的,是它的腐乳。其實它的麵豉醬,是另一王牌。 廖孖記創於 1905年。一個世紀前,它已做麵豉醬了。怪不得一打開樽蓋,便聞到兒時熟悉的麵豉香,顏色深啡近乎黑色,味鮮而濃郁,可啖出鹹甜層次,那是經過長時間天然發酵才會有的古早味道。 它是用一級加拿大黃豆經數月發酵而成。麵豉醬要做得好,其中一個主要關鍵,就是不能在烈日當空下隨便攪拌,否則曬出來的麵豉醬,味道帶酸。 廖孖記是個良心商人,沒加防腐劑、人造色素及味添劑。全人手製造,數量有限,只供給自己店鋪及 city'super發售。至於在廖孖記店鋪,也有散裝麵豉醬賣。由於沒有包裝,價錢比樽裝便宜,$40一斤;未吃完,放入玻璃樽於雪櫃存放,有效保存一年。

燒豬頸肉

Image
自此我家常備一大樽燒烤醬,隨時燒叉燒、豬頸肉及牛肋骨,是廚房的恩物。 大師姐 材料( 6人用) 1.厚身豬頸肉: 2件,共重 550克 2.燒烤醬: 170克(此分量足夠醃 3公斤豬頸肉) 材料 油: 3/4杯 蒜茸: 1 1/2個 南乳: 1大件 磨豉醬: 230克 海鮮醬: 230克 砂糖: 220克 五香粉:¼茶匙 麻油: 1茶匙 芝麻醬: 1滿湯匙 玫瑰露酒: 2湯匙 3.麥芽糖漿:適量 麥芽糖: 115克 清水: 3湯匙 碎冰糖: 1湯匙 薑: 1厚片(拍鬆) 鹽:½茶匙 做法 1.先煮燒烤醬。南乳壓爛成蓉。 2.中小火燒熱油。爆蒜茸,不停炒動 2分鐘。 3.放入南乳,炒 1分鐘。拌入磨豉醬,炒 1分鐘。加入海鮮醬,炒半分鐘。下糖,煮至溶,約半分鐘。 4.倒入五香粉,煮半分鐘。放入麻油、芝麻醬,繼續煮一會。加入酒,待半分鐘便成。 5.豬頸肉需預早 1晚或至少 8小時前準備。豬頸肉洗淨抹 亁。在兩面及厚的部分用刀𠝹幾下,用剪刀在四周剪幾下,以免燒烤時豬頸肉卷曲起來。 6.用燒烤醬醃豬頸肉 8小時(室溫)或醃過夜(放在雪櫃)。如豬頸肉放在雪櫃,要預早 1小時拿出。 7.不鏽鋼盤用錫紙包好,放入焗爐下層,上面放盛載一杯水的不鏽鋼碗。 8.用攝氏 210度預熱焗爐 15分鐘(包括上下火)。 9.將豬頸肉放在鐵架最高層,焗 8至 10分鐘。 10.將豬頸肉反轉,再焗 6至 8分鐘至有些兒焦香。 11.與此同時煮麥芽糖漿。小煲內放入麥芽糖及水攪勻,下冰糖、薑片及鹽,慢火煮至冰糖溶解。 12.拿出豬頸肉,將焗爐火力轉為攝氏 23

南乳

南乳又叫紅腐乳,市面上賣的大多數是用紅麴米、紹酒、豆腐發酵醃製加工而成。以往香港一些老醬園,會用芋頭來做南乳,但成本高又賣不起價,近年已甚少見。 南乳有大磚或小磚,前者散裝賣,後者一小埕來賣,個人較喜歡大件南乳,挑選完整沒撞崩,而顏色不太舊身,味道保證鮮美。南乳表面是深棗紅色,內裏是杏黃色,味道濃郁帶少許酒香,能增加食慾,幫助消化,且含大量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。 用南乳來燜筍蝦五花腩或煮粗齋,味道一流。醃叉燒如沒用南乳便不夠香。從前的兒時小食:雞仔餅及崩砂,都是用南乳來做。過去三幾十年,香港富裕起來,連用南乳來煮的餸也高級了,像南乳吊燒雞,再也不只是家常菜。

最•紅•叉•燒【超容易!家中自製焗爐叉燒。】

Image
材料 新鮮脢頭肉: 2斤 叉燒醬:一樽 酸梅:三粒 雞蛋:兩隻 麥芽糖:一樽 冰糖、薑片、鹽:適量 做法 1.預早一天,到豬肉檔選一塊新鮮脢頭豬肉,放到冰格中,翌日取出解凍,冷藏後的豬肉,水分滲入纖維內,肉質更鬆。 2.叉燒醬和雞蛋混和。 3.加入酸梅醃肉,醃 4至 5個小時,肉更鬆化。 4.以攝氏 180℃,預熱 15分鐘,放入脢肉烤約 20分鐘,反轉再烤 5至 10分鐘。 5.清水、冰糖、薑片、鹽,以慢火煮,直至冰糖融解。注入麥芽糖,文火煮滾便可。 6.把麥芽糖水均勻淋在叉燒上。 7.轉火溫到攝氏 210℃,回爐再烤,每面烤約 4分鐘。 出爐後放涼 10分鐘,依喜好切去燶邊,再塗上蜜汁,切件即成。 自家製叉燒,關鍵在醬! 這樣簡易的焗爐叉燒,極易成功。只是要做得出色,關鍵在於叉燒醬。 然而,坊間現成叉燒醬,味道大都千篇一律,味精防腐劑又多,不是上選。有救星嗎? 有。真心叉燒醬,還看大師姐。 大師姐都做叉燒醬?對!一切源於朋友給她的一則食譜。 「我丈夫有個網球波友叫陳 Sir,七十多歲了,他常常四出找好吃的。有一天告訴我,他有舊時皇后大道中一間老燒味店的失傳叉燒醬秘

櫻花蝦炒豆苗

Image
櫻花蝦炒豆苗 這個菜只用兩種食材,但配搭起來,味道鮮美。 豆胚是豆苗頂部兩塊最嫩的葉,嫩滑無渣, 每年 11月至翌年 2月上市。 價錢雖貴,但極易處理,用來宴客,更是高貴大方。 (如沒有豆胚,當然可用豆苗代替。)豆胚很輕身,每人約 3両便足夠。 如用來炒,一定要將浸過水的豆胚,把水分完全隔去, 否則炒時出水便不夠鑊氣。 至於櫻花蝦,則是老友 Danny喜歡的食材之一, 炒豆苗只需炸過的櫻花蝦,其嫣紅的色澤,跟豆胚的翠綠, 簡直美極,簡單易做, 10分鐘便完成。● 材料( 3人用): 1.豆苗 260克 2.櫻花蝦  13克 3.花生油  1杯 炒豆苗材料: 1.芥花籽油 共 1 1/2湯匙( 1 1/4湯匙炒豆苗, 1/4湯匙爆蒜茸) 2.薑  1片 3.蒜頭  1/2粒,切碎 4.薑汁 1茶匙 5.岩鹽 1/4茶匙 6.黃糖 1/4茶匙 7.紹酒 1茶匙 做法: 1.豆苖浸水 10分鐘,沖水再洗兩次,放入筲箕瀝水。 2.豆苗分兩份,將它放入沙律飛水盤,飛走多餘的水,備用。 3.中小火燒熱 1量杯油至攝氏 150度,放入櫻花蝦炸約 1分鐘,至聞到櫻花蝦香氣及油 温達至攝氏 170度。 1 3 4 4.櫻花蝦放入密